追寻铁血荣光,赓续红色基因。4月23日,学院思政课部开展"行走的思政课"实践活动,组织师生代表赴开国上将杨得志故居,通过沉浸式、闯关式、互动式教学,打造"实景课堂+情境教学+团队协作+价值内化"四维创新课堂。学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李清,教务处负责人以及全体思政课部教师参与本次教学活动。
在庄严肃穆的杨得志生平业绩陈列馆,24名青年学子列队肃立,向将军铜像行鞠躬礼。随着讲解员生动讲解,将军从安化煤矿工人成长为开国上将的传奇历程徐徐展开。泛黄的作战地图、磨损的牛皮公文包等27件珍贵文物,将学子们带入土地革命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等历史时空。
教学团队首创"四站闯关式"情境教学:在"煤工担·觉醒之路",学生通过工钱计算、破译电报密码体会青年杨得志投身革命的决心;"草鞋印·铁血征程"设置铁索桥挑战,感受“攀铁索、渡天险”的生死抉择;"驳壳枪·烽火岁月"还原平型关战役的战术智慧;"传家宝·不忘初心"通过寻找将军“三件传家宝”,深刻领悟党员的初心和使命。教学设计紧扣"抉择"主题,每个历史场景都设置开放式讨论,引导学生在思辨中理解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。
课后,学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李清充分肯定本次教学活动,并给予思政课部团队高度评价,认为本次教学思路创新、方法创新、情景创新、考核方式创新,有效提升教学实效性。她希望学院思政课部继续发扬团队专业优势和传帮带作用,推出更多优质精品课程。(思政课部 童韵供稿)